close
老虎機

把握越多資訊,以助跳脫被節制的局

現為諮商心理師和兩個孩子的爸。

主修社會意理學,曾任部隊心輔官、牢獄醫治師、諮商機構心理師。

老李在旅遊飯館附設的賭場玩吃角子老虎機。弄法簡單,拉霸(Bar)後3個圖案不異,就給分歧倍率的獎金。「角子」指貨幣,因賭注中獎率極低,如入虎口有去無回,所以稱「吃角子老虎」。

箱內只有桿子與兩色按鈕,老鼠肚子餓在裡面掙扎摸索,誤觸了桿子讓食物掉出,顛末屢次的探訪與誤觸,老鼠漸漸與「壓桿就有食物掉落」的意識產生保持,只要肚子餓牠就壓桿,食品是種酬賞,增強老鼠在嘗試中快速學會「壓桿」這個行為。

行為學派心理學家史金納(B. F. Skinner),在1938年「大白鼠壓桿嘗試」中,設計了專用的Skinner Box,將老鼠關進箱內。

進修道理的利用

賭場不會做賠錢生意,賭錢也不睬性,可是人們為什麼會對這類遊戲死心塌地呢?包孕樂透、抽獎,以及暗戀對象偶來的問候一樣,沒有固定比例且毫無事理可循,都屬於心理上的「間歇性強化」,越難以猜測時間和頻率下所取得的獎勵,也就越輕易為人們所痴迷。

吃角子老虎性能夠盈利,實際上是內置程式會先扣除八成彩金,剩餘部份才允許隨機以幾千和幾百萬分之一的賠率輸給玩家。

「隨機」即是說,每局的遊戲成效都不克不及預測或較量爭論,就算今天有玩家從某機臺赢大錢,其實不默示同一個賭場內的任一機臺也會産生一樣的結果。

接著史金納改變思緒:假如嘉獎比例不固定呢?一般邏輯料想老鼠若是發現壓桿的機制很亂,有時壓幾次有食品,有時要壓幾十次才有食品,牠應當很快會「不玩了」。結果出乎料想,老鼠不僅興致盎然,並且還對壓桿上癮!老鼠入手下手瘋狂按壓,無論能否按出食物!

1小時後,玩了幾百次的他輸個精光,三餐錢都沒了,他才從中驚醒。

老李開初只是玩玩,沒想到中了好幾次小獎,他感覺自己捉住了什麼,起頭挑戰更大的獎,起頭計較在什麼時刻該按停止鈕。

時好時壞(間歇性強化)容易讓人繼續留在局裡期待,瘋狂地按壓是搜集資料以「節制」,結果卻陷入「被節制」的局,難以戒除。

為什麼會如許?有多是生物需要「控制權」,牠需要知道因果關係,找到規則,進而「把握」以在生活中運用。

削弱「陷入局裡」的體例是儘量讓自己事先把握更多資訊,比力不會無根據地亂賭一把。

史金納由此得出結論,生物體的行為都可以由嘉獎性訓練習得,甚至光靠嘉獎就可以塑造人類行為,只要持續練習,動物某人類都可以學到本能以外的妙技。

「進修原理」往後普遍被應用在教授教養情境,特別合用兒童,例如:個中的「加強理論(enforcement)」中的「正增強」常被幼兒園應用,以貼紙、糖果、點數制等獎勵來增添孩子好行為的頻率。

這邊偷偷講個法門,其實「口頭一定」、「聲譽頭銜」等非物資性的酬賞更有用果喔。

史金納的實驗一直在探討進修道理,並設計酬賞強化行為的建樹、保持與習慣養成。

老虎機2月心理療癒-啊哈!本來是心理學

心理學實驗02 史金納箱(Skinner Box):執迷不悟是為了想把握

文‧圖/林仁廷

林仁廷



以下內文出自: https://tw.news.yahoo.com/%E5%BF%83%E7%90%86%E5%AD%B8%E5%AF%A6%E9%A9%97-02-%E5%8F%B2%E9%87%91%E7%B4%老虎機
arrow
arrow
    文章標籤
    老虎機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baronvasinwnh 的頭像
    baronvasinwnh

    baronvasinwnh的部落格

    baronvasinwnh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